注意了!這些因素都會影響電渦流傳感器
瀏覽次數:654發布日期:2022-12-26
電渦流傳感器是根據電渦流效應進行工作的,即利用金屬導體置于變化的磁場中,產生感應電流,從而在金屬體內形成自行閉合的電渦流線,這種現象稱為電渦流效應。
那么電渦流傳感器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呢?下面咱們來一起看看:
1、被測體材料
傳感器特性與被測體的電導率б、磁導率ξ有關,當被測體為導磁材料時,由于渦流效應和磁效應同時存在,磁效應反作用于渦流效應,使得渦流效應減弱,即傳感器的靈敏度降低。而當被測體為弱導磁材料時,由于磁效應弱,相對來說渦流效應要強,因此傳感器感應靈敏度要高。
2、被測體表面平整度
不規則的被測體表面,會給實際的測量帶來附加誤差,因此對被測體表面應該平整光滑,不應存在凸起、洞眼、刻痕、凹槽等缺陷。一般要求,對于振動測量的被測表面粗糙度要求在0.4um~0.8um之間;對于位移測量被測表面粗糙度要求在0.4um~1.6um之間。
3、被測體表面磁效應
電渦流效應主要集中在被測體表面,如果由于加工過程中形成殘磁效應,以及淬火不均勻、硬度不均勻、金相組織不均勻、結晶結構不均勻等都會影響傳感器特性。在進行振動測量時,如果被測體表面殘磁效應過大,會出現測量波形發生畸變。
4、被測體表面鍍層
被測體表面的鍍層對傳感器的影響相當于改變了被測體材料,視其鍍層的材質、厚薄,其靈敏度會略有變化。
5、被測體表面尺寸
由于探頭線圈產生的磁場范圍是一定的,而被測體表面形成的渦流場也是一定的。這樣就對被測體表面大小有一定要求。通常,當被測體表面為平面時,以正對探頭中心線的點為中心,被測面直徑應大于探頭頭部直徑的1.5倍以上;當被測體為圓軸且探頭中心線與軸心線正交時,一般要求被測軸直徑為探頭頭部直徑的3倍以上,否則靈敏度會下降,被測體表面越小,靈敏度下降越多。